很多年沒有招收報考藝術科系的畫室考生,一方面因為畫室所教學的對象逐漸以社會人士進修與興趣休閒居多,另方面也因為對此種針對考試形制的繪畫教學,必須為了符合以「基礎」之名所要求手繪的訓練抱有些許的思慮。除了各校的單獨招生與甄試方式外,用繪畫形式的術科考試甄選後,大學究竟是要以何種藝術教育的概念來延續及培養如此方式所招收的學生?
如此的手繪能力與技術所培訓出的學生,似乎符合就讀於目前只剩幾間還有以「美術」為科系名稱的大學,但在更多是以新媒體或文創設計為名的科系裡,俱有手繪能力的學生也是招生標準的部份考量。那麼,我對於作為考試的手繪形式有何疑慮?直到以前兒童班的學生冠維來找我幫他加強報考大學術科的繪畫項目,我才發現我疑慮的不是手繪形式,我疑慮與反對的是因為把手繪作為考試唯一媒材與技法所衍生出對應的繪畫模式與選取標準。
七、八年未見,看到已經是高中生的冠維,拿著近日為準備術科考試所繪製的素描水彩作品希望我指導改進時,反而使我回想到冠維還是小學生一、二年級時,在我畫室所繪製的圖畫。冠維是我第一位聽障學生(陸續教導過三位聽障人士),初期上課除了教學時的溝通方式較為特別外,冠維在創作時的態度與作品也使我印象深刻,聽覺的佚失並不會影響繪畫,但我會特別注意冠維是怎樣接收外界的感受與訊息並轉化成繪畫表達,我不能說某一種感官的佚失一定會有特別發展的才能,但冠維的繪畫卻常常使我有驚奇的感受,他像是一位俱有想像力的小孩肆意的在紙上圖繪出他所見之後所轉化出的圖像與色彩,不管他所見是來自生活周遭、大自然、電視電影、圖畫書等等外界視覺環境,待我訂定主題後,他總有一種想像式的手繪能力完整繪製出屬於他的作品,童趣的形式之外也表達出比同年齡小朋友更為早熟與細微感受的圖像作品。
現在看著他在畫室中畫著炭筆靜物素描或是符合術考的圖畫,我不禁疑惑並尋找著兒童時期的冠維與他的創作,或許在未見的這幾年之間他忙著接收與發展更多來自外界的知識與興趣,也或者現今因為應付術考而暫時隱蔽著他過往的想像力與視覺感受力,我只能自揣在未來教育體制與創作中他也將發現更多的形式與媒材,但不管如何,在他完成術考再次離開畫室之前我要告訴冠維,早期他讓我感動的兒時作品所給出的視覺初衷,然後再說一句:「冠維再見!」
- Nov 14 Wed 2012 00:09
再見冠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